密度、含水率、強度、凍融、剪切、彈性模量、泊松比、聲波速度等。
水利工程質量檢測的相應對策
1、加強第三方監管,完善質量檢測體系
第三方監管單位應是國家直屬的部門抽調精兵強將組成的機構,有一票否決權,這樣能及時準確的切斷安全隱患,同時第三方應從初檢開始就進行監督管理,能有效的將弊病扼殺在搖籃中。為及時發現并消除工程質量隱患,提高水利工程質量檢測水平及監管能力,促進傳統監管模式向現代模式轉變,必須不斷完善質量檢測及其監控體系,實現“誠信檢測”,避免“質量作弊”現象的發生。水利工程質量檢測系統應以地理信息系統為平臺,以大數據和數據分析軟件為輔助,全面依托計算機網絡系統,形成智能網絡監控系統為核心的信息化監控系統。同時,還要對各個環節的質量檢測進行規范。明確檢測標準和流程,促進質量檢測及監管工作的提高,實現水利質量檢測及監控管理的規范化、程序化、信息化。
2、培養高水平質量檢測專業人員
應根據分工和各領域專業的不同,充實和完善水利工程檢測部門的成員配備,請國外的水利工程質量檢測師來我國進行講座,不斷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豐富國內檢測人員,并對部門成員定期進行考核和審查,取消上崗證的終身制。